新手爸妈请收下这份育儿宝典

admin 发表于 2024-7-26 22:00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母乳喂养要注意什么?

如何有效安抚婴儿?

请收下这份“育儿宝典”






  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,对于夫妻来说是一种由衷的幸福和喜悦。见证新生儿慢慢成长,感受亲子共处的温馨时刻,可以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与美妙。


  不过,这份喜悦的背后,也有着不少甜蜜的烦恼。产下新生儿后,母亲奶水不足,可以先用配方奶代替吗?无论怎么安抚,婴儿还是哭得声嘶力竭,是不是方法不对?一个个接踵而至的小问题,经常让“新手爸妈”们手足无措,甚至感到烦躁不安。







母乳喂养和婴儿安抚,是不少父母重点关注的问题。母乳喂养有哪些注意事项,婴儿哭闹应该如何正确安抚?“带娃”有妙招,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产科的护士带来一份“育儿宝典”,为您答疑解惑。


01

生产后早接触、早吸吮 激发婴儿本能行为



  “我的乳房涨到连胳膊都抬不起来,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,都像有两块大石头砸在胸前,呼吸不了,比伤口的痛还要痛!”22岁的王女士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产科通过剖宫产生下第一胎,术后,她遇到了生理性乳胀的问题。


  “王女士生产后,护士想将婴儿放于她胸前做肌肤接触、早吸吮。但王女士术后伤口比较疼痛,无论护士和家属如何劝导,她都坚持等过两天舒服点再喂奶。”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产科主管护师冯晓云回忆,术后王女士几乎没怎么亲喂婴儿,也没有用手挤奶来刺激乳房。


  过了两天,王女士的乳房开始胀痛,她意识到要喂奶了。然而,婴儿前两天已经习惯了奶瓶,出现了乳头混淆,一靠近妈妈的乳房就开始抗拒、哭闹不止。婴儿不肯吸母乳,王女士的生理性乳胀也越发严重,她感到非常不适。





▲侧卧式喂奶



  为了解决王女士的痛苦,产科护士在每天上午、中午、下午查房时,都坚持让婴儿趴在王女士的胸前进行肌肤接触,以激发婴儿一系列本能行为。经过多次肌肤接触,婴儿开始尝试自主含接乳房了。


  “我们鼓励王女士进行按需哺乳、顺应性喂奶,更好地减轻乳房胀痛,并协助她使用‘半躺式’‘侧卧式’等喂奶方法,以减轻她的伤口疼痛。”冯晓云表示,经过两天的努力,母子二人终于找到适合的哺乳姿势,王女士哺乳越来越勤了。





▲半躺式喂奶



  到了出院那天,婴儿已经完全掌握了吸母乳的方式,王女士的乳房胀痛感消失了,出奶非常通畅。她感叹:“早知道胀奶那么痛,我就应该听护士的话了!”


  如果出现产后缺乳的情况又该怎么办?冯晓云介绍,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产后缺乳多因气血不足或肝气郁结,乳汁阻滞所致。产妇适宜进食足量、优质的蛋白质食物以及新鲜蔬菜;可根据医生辨证,口服中药催乳汤;多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穴位,如乳中穴、神封穴、灵墟穴、曲池穴、合谷穴等;每天进行母乳保健操,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,温经通络,调和气血。


  想要增加奶量,最有效、简单的方法是让婴儿频繁有效地吸吮母亲的乳房。在婴儿出生后,无论产妇奶水有多少,都尽量做到每天进行8—12次的有效吸吮,这样不仅有助于乳汁分泌,也可有效降低生理性乳胀的发生率。


  “如果出现了生理性乳胀,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。”冯晓云提醒,在正常喂养的情况下,生理性乳胀即使不做额外处理也会自然消退,只是消退的时间因人而异。产妇可以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或哺乳顾问,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,学习用手挤奶、吸奶器等移除乳汁的方法,以减轻乳房胀痛带来的不适感。


02

模拟子宫环境,激发婴儿的镇静反射



  夜晚,摇篮里突然传来响亮的哭声,被惊醒的父母赶来安抚婴儿,却发现无论如何努力,婴儿也安静不下来。对于不少“宝爸宝妈”来说,这样的场景常在上演。


  “所有的婴儿都会哭,这是婴儿唯一的语言,有任何需求都会通过哭闹表达。”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产科主管护师刘春梅指出,想要进行安抚,首先需要确认婴儿是否感到饥饿、感到冷或热、感到孤单、有大小便等,并满足婴儿的需求。如果婴儿没有上述的需求,可以通过模拟子宫环境来安抚婴儿。


  相信有不少父母注意到,婴儿喜欢被搂抱、被摇动以及与他人进行肌肤接触,那是因为类似子宫的声音、动作和肌肤接触引发了一种自动的镇静反射,模拟子宫环境其实是通过激发镇静反射来发挥作用的。刘春梅介绍,新生儿在出生时大脑里就预装了约70种自动行为,即反射。就像激发膝跳反射要找到正确的位置一样,激发婴儿的镇静反射也要找到正确的方法。







  激发婴儿镇静反射有5种方法,分别是包裹、侧卧或俯卧、嘘声、摇动、吮吸。这5种方法可以组合使用。


  包裹。包裹是安抚的基石,用襁褓包裹婴儿,可以给婴儿提供安心的拥抱,也有助于消除婴儿哭闹导致的分心,让婴儿注意到父母的安抚。需要注意的是,有利于婴儿髋部健康的包裹方法是把胳膊包得很紧,但让膝盖可以弯曲,髋部可以轻松地弯曲和打开。





▲护士演示包裹婴儿的正确方法


  侧卧或俯卧。胎儿在子宫里侧躺着,蜷缩着,低着头、脊柱弯曲、膝盖抵着妈妈的肚子,这种姿势会启动他们肌肉和内耳里的位置感受器,激发他们的镇静反射。即使是成年人,卷曲成胎儿的姿势也会让他们感到平静。在抱着婴儿时,可以采用“反向哺乳抱”“橄榄球式抱”“过肩抱”三种姿势。


  嘘声。隆隆响的白噪声最接近子宫里的声音。当婴儿哭闹时,把嘴唇放在距离他耳朵大约5厘米的地方,噘起嘴发出嘘声,提高嘘声的音量直到和婴儿的哭声差不多响。尝试不同的音高,看什么样的音高对婴儿效果最好。当哭声减弱,婴儿开始放松时,嘘声也应该降低一些。


  摇动。摇动有多种实现方法,包括使用婴儿背带;抱着婴儿快速、小幅地上下移动,即“萝卜蹲”;有节奏地轻拍婴儿的背部或臀部;让婴儿在床的边缘蹦跳;让婴儿乘车;荡婴儿秋千;抱着婴儿小步快走;让婴儿躺在摇动的摇篮中;“奶瓶摇法”。摇动时,要注意起初要快速地抖动,头部的摇动多于身体的摇动,摇动的力度应该与婴儿哭闹的情况相匹配。


  吮吸。在用其他步骤安抚了婴儿之后再使用吮吸法,会达到最好的效果。可以让婴儿吮吸妈妈的乳房、手指或安抚奶嘴。


  如果正确使用上述5个步骤都不管用,应考虑婴儿是否有其他身体问题,如是不是吃得太少或太多,是否在努力排便,是否有食物不耐受、尿道感染或胃酸反流等问题。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躲猫猫育儿

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暂无回复,精彩从你开始!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躲猫猫育儿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