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七夕会养育 | “鱼儿”与育儿

admin 发表于 2024-4-13 10:51:34|来自:北京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春节后,一位阿婆向我诉说一件憋屈的事:她辛辛苦苦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,其中有儿子结婚前喜欢吃的红烧河鲫鱼。开吃时,她忙不迭介绍,这条酱色浓香的野生鲫鱼的美味,期待儿子一家大快朵颐。谁知儿子只是出于礼貌搛了一筷子,孙子刚想下箸,被媳妇瞪一眼,“刺交关多,侬吃不来,吃其他菜”,儿子接茬说,“姆妈以后别烧刺多的河鲫鱼,阿拉喜欢吃没刺的鱼。”“没刺的还是鱼吗?”阿婆反驳儿子。年夜饭不欢而散。阿婆爱心遭冷,颇感不爽。
看来这舌尖之事,并非个例,但孩子不会吃刺多的鱼已成不争的事实。吃不吃鱼,是舌尖上的事,似乎微不足道,但它背后引发的思考却不容小觑。



我国江河湖海盛产鱼类,且品种繁多,如草、青、鲢、鳙、鲫、鲤,其中,有许多是老外不吃的多刺鱼,然而,我们先人用智慧烹制出各式美味的鱼鲜,一直保留在餐桌上,那道红烧河鲫鱼,只不过是数不胜数的菜谱之一。
过去,食品匮乏,鱼是餐桌上的佳肴,孩子们不怕鱼刺多,只想如何把美味入肚,因此,这光景气氛平和,再调皮的孩子,注意力高度集中,先搛块刺少的部分,在口腔里慢慢蠕动,最后抿出那讨厌的刺。即便,有时被刺卡住了,还要动脑筋除刺,有的还去了医院,但没有人因此因噎废食。学习,其实也像鱼那样,难点就像刺一样,如果毛毛躁躁对待,往往被刺着,惟静下心来,仔细思考,有时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当然,条件好了,吃一些加工好的“无刺鱼块”未必不可,但不待见阿婆的红烧河鲫鱼,着实让老人心寒。诚然,吃没有刺的鱼方便,但是,为什么,如今的老年人不但能烹出美味的鱼,而且“乐吃不疲”?因为他们从小随父母吃鱼,长大跟父母学习烧鱼的秘籍,做到传承有序,年年有余(鱼)。如果今天的年轻父母因怕孩子被鱼骨卡住,从此拒绝让孩子碰多刺鱼,孩子们不仅少了很多吃鱼的乐趣,美味的传承似乎也会遭遇断崖。
育儿之事,不能操之过急,也不能束手无策,应大处着眼,小处入手,餐桌的“鱼儿”是接地气的入口处之一,不过年轻的父母应先过“鱼儿”关。(伦丰和)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躲猫猫育儿

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暂无回复,精彩从你开始!

快速回帖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躲猫猫育儿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